文澜阁是清代专藏《四库全书》的书阁之一。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建,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倒塌,书多流散。光绪六年重建,书由丁丙﹑丁申二人搜集钞补大半,后又陆续根据文津阁本钞补完全。书今藏浙江图书馆。文澜阁在西湖孤山南麓。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幸存的一阁。这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庭园建筑,园内亭廊、池桥、假山叠石互为凭借,贯通一起,主体建筑仿宁波天一阁,是重檐歇山式的建筑。
历史文化
文澜阁上的每一件构件都由维修人员一一拆卸并编号。在距离地表50厘米左右,维修人员触摸到了一块长45厘米、宽22.5厘米、厚9厘米的青砖。开始,大家以为是地砖,但是当地面上的覆土被继续拨开时,大家发现青砖的排列很独特,两砖之间留有空隙,并一直延伸到墙角。“难道乾隆年间建造文澜阁时,古人已经考虑到防潮的通风层了?”经过一段时间清理,大家发现,不仅整个文澜阁下面有青砖铺就的通风层,文澜阁前的御座房下也有通风层。通风层共分两层,相互交叠,但整个儿贯通,一直延伸到地基处。俞道根指着文澜阁下的汉白玉地基说,这地基上有一个个钱孔样的镂空,当时大家都以为是一种装饰,因为这花纹有吉祥如意的意思。现在才明白,原来镂空处都是通风层的出气孔!想当年,文澜阁建于西湖之畔,设计者肯定也考虑到湖畔潮气足,所以才有了如此精妙的通风层设计。俞道根说,如此构思缜密的通气层,实属罕见。在制订文澜阁的修缮方案时,有几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专家。比如文澜阁的屋面到底是该恢复乾隆年间的琉璃瓦,还是该保持光绪年间的砖筒瓦?杭州日报也做过相关报道,征求了广大读者与专家的意见,确定文澜阁藏书楼与大御碑亭这两栋建筑的屋面恢复乾隆年间的琉璃瓦。不过,在修缮过程中,维修人员又有新发现。藏书楼前有个花园池塘,池塘里的水与西湖相连。工作人员对池塘通往西湖的溪沟进行了疏浚,结果在沟里发现了大量的琉璃瓦残片。另外,在整理御座房的时候,也从御座房的地基下挖掘出了大量琉璃瓦残片。俞道根说,可见,当年琉璃瓦所涉及的面积广,不仅限于藏书楼与大御碑亭两处建筑的屋顶。在以前的研究中,一直认为皇家藏书楼的琉璃瓦采用的花纹应该是雕龙画凤的,从这次出土的琉璃瓦可以看出,当年文澜阁的琉璃瓦花纹是九山八海纹式,如山水云雾状的花纹既有皇家气质,又具文化气息,符合皇家书阁的气质。“在文澜阁门口那堵围墙我们一直没有注意,直到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发现原来是一堵照壁。”俞道根介绍,修缮中他们发现墙外的树长得很快,树根把墙面给顶了起来,须把这面墙拆下重砌,没想到在拆落的砖块中发现往内凹陷、边线整齐的墙,这是照壁专有的造型。“这个照壁应该是在乾隆年间修建的,光绪年间文澜阁大修时,已把一部分照壁作为西厢房后墙。”俞道根说。
风土人情
在文澜阁的藏书楼前有个花园池塘,池塘里的水与西湖相连。工作人员对池塘通往西湖的溪沟进行了疏浚,结果在沟里发现了大量的琉璃瓦残片。另外,在整理御座房的时候,也从御座房的地基下挖掘出了大量琉璃瓦残片。俞道根说,可见,当年琉璃瓦所涉及的面积广,不仅限于藏书楼与大御碑亭两处建筑的屋顶。在以前的研究中,一直认为皇家藏书楼的琉璃瓦采用的花纹应该是雕龙画凤的,从这次出土的琉璃瓦可以看出,当年文澜阁的琉璃瓦花纹是九山八海纹式,如山水云雾状的花纹既有皇家气质,又具文化气息,符合皇家书阁的气质。
--------------------------------------------------------------------------------------
开放:9:00-21:00
-------------------------------------------------------------------------------------- |